坦克世界 > 推荐专题 > 正文

盟军浴血拼杀夺取战役胜利

[加入收藏] [跟贴评论] [复制链接]发布时间:13-05-26 来源:官网 作者:不详

盟军浴血拼杀夺取战役胜利

  当盟军登陆滩头成为巩固统一的登陆场后,就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,美军第1集团军夺取瑟堡,担负主攻;英军第2集团军猛攻卡昂,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为佯攻。

  德军虽然最初的反击已告失利,但并不甘心就这样任由盟军发展,隆美尔调整部署,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线,抽出装甲部队以反击手段来阻止美军的进攻。但还没等新的部署调整好,英军就先发制人发动了攻势,打乱了德军的计划,有力保障美军对瑟堡的攻击。

  6月13日,英第7装甲师在向卡昂西南的维莱博日推进途中,与正从亚眠赶来的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遭遇,双方随即爆发激战,英军人员、坦克损失很大,被迫后撤。虽然英军的进攻没有进展,但却将德军精锐的第2装甲师吸引在卡昂地区,为美军进攻创造了条件。当美军占领卡朗坦后,德军从卡昂地区无法抽出部队,只好从布列塔尼半岛紧急调来党卫军第17装甲师,攻击美军侧面以消除美军对瑟堡的威胁,美军经激烈战斗,击退了德军,并乘胜于6月14日突破德军在圣索沃地区的防线,最终于6月16日攻占了圣索沃。根据希特勒的指示,在该地区的4个师必须全力阻滞美军的前进,然后向瑟堡且战且退,死守瑟堡。隆美尔清楚地知道,这4个师几天来在战斗中兵力装备消耗很大,已无力胜任坚守瑟堡的重任,即使退入瑟堡,充其量不过使瑟堡多坚持几天而已。所以他向希特勒请求将这些部队直接撤往塞纳河,加强塞纳河的防御。但希特勒拒绝了他意见。当圣索沃地区出现被突破的征兆时,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指示,果断命令所有能联络上的部队迅速向南撤退,这才挽救了不少部队。

盟军浴血拼杀夺取战役胜利

  6月18日 ,美军攻占了科汤坦半岛中部的巴内维尔。

  6月19日,美军出色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,掉头直取蒙特堡,将科汤坦半岛拦腰切断。

  同一天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,风力达8级,浪高1.8米,给盟军带来很大损失。在美军地段的桑树A人工港,浮动码头解体,沉箱断裂,十字形钢制件相互碰撞而严重受损。在英军地段的桑树B人工港,由于受到海底礁石的保护作用,损失较小,只有4个沉箱被毁。在登陆滩头,盟军共有7艘坦克登陆舰,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,1艘油船,3艘驳船,7艘拖网渔船,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,1艘巡洋舰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损坏,还有一些舰船因汹涌的风浪引爆了德军布设的水压水雷而被炸伤。狂风暴雨还将近800艘舰艇抛上陆地,迫使盟军的卸载中止了整整五天,使2万辆车辆,10万吨物资无法按计划上陆。风暴造成的物质损失大大超过了十三天作战中的损失,并迫使盟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困难。如果德军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机,进行反击,战局极有可能改写。可惜当时德军兵力仅仅能勉强进行防御。德军虽从匈牙利调来刚从苏联战场撤下来整编的党卫军第9、第10装甲师,该两师由于法国境内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,部队集结机动都很困难,无法及时到达,错失了这一绝好时机。

  6月20日,美军有3个师推进到距瑟堡仅8公里处。瑟堡位于科汤坦半岛北部,是法国北部最大港口。德军筑有混凝土野战工事,还利用河流和水渠设置反坦克障碍,在城郊部署有20个设在暗堡里的炮连,其中15个是口径150mm重炮,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标射击,又可控制内陆道路。只是兵力不足,因为前一时期的战斗已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,城防司令施利本将军把勤杂人员编入战斗部队,才勉强凑起4个团的兵力。

  6月21日,美军为保全港口设施,以广播敦促守军投降,遭到德军拒绝。于是美军决定对瑟堡实施强攻。

翻页快捷键:←|→

相关内容